朝天区多措并举加快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
索 引 号 : 008466008/2017-00029 | 发布机构: 区卫生健康局 | 成文日期: 2017-07-18 |
发布时间: 2017-07-18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朝天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健全中医药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体系,加快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政策机制。同时推动中医药在治未病中发挥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防治中发挥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发挥核心作用,使中医药成为疾病康复的首选和重要手段。多举措推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做大做强中草药产业,提高中草药质量。以沙河镇、宣河乡等中药材种植基地为龙头,发挥辐射作用,大力发展稀缺中药材,加大对天麻、厚朴、银杏等特色中草药基地的投入、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采取“公司+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产、供、销全程技术指导,从源头上确保中药材质量,保障用药安全。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中医药临床优势培育。提高二级中医医院对危急重症、疑难杂病的中医诊疗能力和优势病种的诊疗服务;对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和急诊抢救能力。探索建立区域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积极推进区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将区中医医院打造成“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温馨舒适、服务一流、群众满意”的集教学培训为一体“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加快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力争在年内做到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并发挥作用,大力培植民间有一技之长的老中医;村卫生室乡村医生要求熟练掌握常规的中草药使用方法。三是加快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要求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10种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提供6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大力引进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提升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积极组织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加大对中医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和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及特色专科人才引进力度;宣传动员高中毕业生踊跃报考中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本科生,毕业后充实到乡镇卫生院中医馆从事中医工作;每年选送培养5名“本土化”中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充实到村卫生室从事中医工作,做到全区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人人能熟练运用中草药为农村居民防病治病。建立区级与乡镇(社区)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联合体,促使区域内中医诊疗量占诊疗总量的比例达30%以上。 四是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推动区人民医院和中心卫生院开展中西医结合示范病区(医院)创建。五是加快推进中医药质量管理提升。建立健全中医医疗、护理、药事和适宜技术质控组织,制订实施相关质控规定及监测评价,重点抓好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实。 六是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全面梳理朝天区历代中医药名家学术理论,开展中草药单验方的收集、整理、利用,挖掘民间诊疗技术,组织开展朝天区第一批中医药青年英才和基层名中医评选活动。七是鼓励引导医疗向养老、康复等机构延伸,将曾家山创建为全国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吸引社会资本新建健康养老中心,建立健全全民预防保健,加强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网络。目前,朝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成功申报为社区康养服务站市级试点单位,该项目正在实施。项目建成后,可为群众提供医疗护理、生活照料、营养膳食、健康咨询等服务项目。八是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大力开展中医药政策、中医药诊疗技能培训,举办社区居民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座,举行专场大型义诊和宣传活动。继续开展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的“六进”活动。积极培育中医药健康旅游、保健养生基地,传播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医药奇妙,让群众零距离享受到中医药给健康养生带来的便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