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乡全胜村“四措施”创省级“就业扶贫示范村”
索 引 号 : 777912631/2017-00050 | 发布机构: 小安乡 | 成文日期: 2017-07-25 |
发布时间: 2017-07-25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字体: [ 大 中 小 ] |
因村制宜,建实基础平台。为确保此项工作落实落地,该村坚持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并在村三职干部中落实1名懂电脑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村就业扶贫相关工作。结合全胜村村级活动阵地建设,优化功能分区,在村委会设置村级就业创业工作站,并配备有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且将制度、流程等上墙。为工作站接通互联网,方便工作交流,并建有村公共就业服务公示栏,定期将省就业扶贫《十条措施》等就业政策、岗位信息、培训信息、公益性岗位安置和培训补贴等相关内容进行公示,畅通信息渠道。
摸排走访,建清基础台账。为摸清家底,精准发力,会同小安乡干部全员动员,通过进村入户、电话联系等方式,全力摸排贫困劳动力基本情况,切实做到精准发力。建立健全全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创业精准扶贫“一库五账”动态管理及跟踪回访机制,切实做到劳动力信息“底数清、去向明”。全胜村共有贫困劳动力43人,无劳动能力5人,纳入就业帮扶38人,2017年贫困劳动力转移输出10人,企业吸纳6人,灵活就业5人,自主创业2人,公益性岗位安置6人,农合社等吸纳9人。建有贫困劳动力符合就业信息库和创业培训信息库,夯实了工作基础。
落实创新,激活内生动能。一是用活政策。小安乡全胜村充分结合上级就业扶贫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完善个人申请、村核实公示、区乡审核审批的流程,并设置公益性岗位6个,安置6人,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21600元。对逢春林麝养殖基地和胜台小水果基地这2家吸纳10个以上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认定为就业扶贫基地,发放奖励10万元,并按规定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相关奖励补贴共计20000元。对参加有组织劳务输出的10名贫困劳动力发放交通补贴5000元。二是抓活培训。①带出去学。组织该村干部群众到青川县九药麝业开发有限公司和青川县欣源羊肚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林麝养殖和羊肚菌种植技术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激发各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积极性,全力助推脱贫奔康。②请进来教。针对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免费就业培训一期,并按规定落实食宿和交通补贴,参加培训的贫困劳动力38人,落实就业推荐31人。ƒ进基地练,结合区上认定的逢春林麝养殖基地和胜台小水果基地这2家就业扶贫基地,吸纳当地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以干代训,通过实际操作,有效掌握就业技能。
建活机制,探索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入探索农业供给侧改革,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变废为宝”,优化创业环境,打造产业扶贫基地。吸纳工商资本龙头企业落户全胜村。建立健全将土地通过“退耕还林-土地流转-就近就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林业部门退耕还林政策,将农户的耕地造林,并给农户发放退耕还林补贴,再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土地流转给有创业意愿的实体和个人,吸纳外地公司企业或工商资本扎根全胜村,建就业创业扶贫基地。先后吸纳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流转土地2000余亩,建立可养殖700余头林麝的逢春林麝养殖基地。吸纳返乡创业2人和农业科技人才1人合伙建立300亩的胜台小水果基地,走基地+农户的发展之路,农户获得流转经费,村委会通过入股的方式,收取管理费用,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仅助推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增进了经济效益,而且带动了就业创业,促进了创业增收。逢春林麝养殖基地和胜台小水果基地在用人高峰期每天需用工150人以上,吸纳贫困人口100人。
围绕整村脱贫目标,实现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者培训率达到100%,有劳动能力和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转移就业率达到100%,公共就业覆盖率达到100%。
摸排走访,建清基础台账。为摸清家底,精准发力,会同小安乡干部全员动员,通过进村入户、电话联系等方式,全力摸排贫困劳动力基本情况,切实做到精准发力。建立健全全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创业精准扶贫“一库五账”动态管理及跟踪回访机制,切实做到劳动力信息“底数清、去向明”。全胜村共有贫困劳动力43人,无劳动能力5人,纳入就业帮扶38人,2017年贫困劳动力转移输出10人,企业吸纳6人,灵活就业5人,自主创业2人,公益性岗位安置6人,农合社等吸纳9人。建有贫困劳动力符合就业信息库和创业培训信息库,夯实了工作基础。
落实创新,激活内生动能。一是用活政策。小安乡全胜村充分结合上级就业扶贫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完善个人申请、村核实公示、区乡审核审批的流程,并设置公益性岗位6个,安置6人,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21600元。对逢春林麝养殖基地和胜台小水果基地这2家吸纳10个以上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认定为就业扶贫基地,发放奖励10万元,并按规定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相关奖励补贴共计20000元。对参加有组织劳务输出的10名贫困劳动力发放交通补贴5000元。二是抓活培训。①带出去学。组织该村干部群众到青川县九药麝业开发有限公司和青川县欣源羊肚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林麝养殖和羊肚菌种植技术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激发各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积极性,全力助推脱贫奔康。②请进来教。针对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免费就业培训一期,并按规定落实食宿和交通补贴,参加培训的贫困劳动力38人,落实就业推荐31人。ƒ进基地练,结合区上认定的逢春林麝养殖基地和胜台小水果基地这2家就业扶贫基地,吸纳当地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以干代训,通过实际操作,有效掌握就业技能。
建活机制,探索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入探索农业供给侧改革,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变废为宝”,优化创业环境,打造产业扶贫基地。吸纳工商资本龙头企业落户全胜村。建立健全将土地通过“退耕还林-土地流转-就近就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林业部门退耕还林政策,将农户的耕地造林,并给农户发放退耕还林补贴,再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土地流转给有创业意愿的实体和个人,吸纳外地公司企业或工商资本扎根全胜村,建就业创业扶贫基地。先后吸纳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流转土地2000余亩,建立可养殖700余头林麝的逢春林麝养殖基地。吸纳返乡创业2人和农业科技人才1人合伙建立300亩的胜台小水果基地,走基地+农户的发展之路,农户获得流转经费,村委会通过入股的方式,收取管理费用,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仅助推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增进了经济效益,而且带动了就业创业,促进了创业增收。逢春林麝养殖基地和胜台小水果基地在用人高峰期每天需用工150人以上,吸纳贫困人口100人。
围绕整村脱贫目标,实现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者培训率达到100%,有劳动能力和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转移就业率达到100%,公共就业覆盖率达到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