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区创新“四个机制”推进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进度
索 引 号 : 746901120/2017-00035 | 发布机构: 区国土资源分局 | 成文日期: 2017-08-24 |
发布时间: 2017-08-24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朝天区组织实施的李家、鱼洞、朝天(2个)共4个土地整理项目列为省投资2017年度脱贫攻坚民生工程建设项目。该批项目建设以来,朝天区国土资源分局针对工程质量高、施工难度大、协调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创新“四个机制”整体推进,现已完成30%的工程量,达到了推进实、进度快、质量好的效果。
一是政府主导机制。朝天区政府安排一名实职县级领导挂联土地整理项目,区国土资源分局多次向挂联领导汇报工作,挂联领导对项目推进提出具体要求。项目开工后,挂联领导召集项目乡镇、国土资源等部门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为项目顺利施工提供条件。
二是业主推进机制。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错综复杂的问题,严格实行党组(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明确每名党组(班子)成员各挂联1个项目,每个项目派驻1名人员常驻项目区,协助施工单位优化班组、倒排工期,组织工程机械、购置砂石料、聘请务工人员,协调解决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具体问题,全方位支持项目实施。
三是乡镇协调机制。主动与项目乡镇沟通协调,争取工作上的支持和配合,项目乡镇从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重视程度高,支持配合力度大,每个标段派驻一名镇干部,组织村社干部全过程参与协调工作,为项目顺利施工提供条件。
四是质量监督机制。强化督察督办,建立了项目质量进度安全督导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全方位督促项目施工各环节的工作。紧紧抓住监理单位严格履职这个关键环节,实行派驻专人包项目、划分责任管标段、蹲点驻守看质量。项目区村社组织义务监督队伍,本着互为支持为目的,对施工单位工程用料、混凝土配比、道路硬化、土地平整等工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该批4个项目建设总规模4.47万亩,新增耕地0.38万亩,预算总投资6044万元。项目实施后,完成坡改梯0.72万亩,整治排(水)沟渠35.6千米,新建蓄水池78口,整治田间道路68.5千米,整治生产路24.6千米,贫困村受益人口达1.2万人。
一是政府主导机制。朝天区政府安排一名实职县级领导挂联土地整理项目,区国土资源分局多次向挂联领导汇报工作,挂联领导对项目推进提出具体要求。项目开工后,挂联领导召集项目乡镇、国土资源等部门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为项目顺利施工提供条件。
二是业主推进机制。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错综复杂的问题,严格实行党组(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明确每名党组(班子)成员各挂联1个项目,每个项目派驻1名人员常驻项目区,协助施工单位优化班组、倒排工期,组织工程机械、购置砂石料、聘请务工人员,协调解决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具体问题,全方位支持项目实施。
三是乡镇协调机制。主动与项目乡镇沟通协调,争取工作上的支持和配合,项目乡镇从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重视程度高,支持配合力度大,每个标段派驻一名镇干部,组织村社干部全过程参与协调工作,为项目顺利施工提供条件。
四是质量监督机制。强化督察督办,建立了项目质量进度安全督导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全方位督促项目施工各环节的工作。紧紧抓住监理单位严格履职这个关键环节,实行派驻专人包项目、划分责任管标段、蹲点驻守看质量。项目区村社组织义务监督队伍,本着互为支持为目的,对施工单位工程用料、混凝土配比、道路硬化、土地平整等工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该批4个项目建设总规模4.47万亩,新增耕地0.38万亩,预算总投资6044万元。项目实施后,完成坡改梯0.72万亩,整治排(水)沟渠35.6千米,新建蓄水池78口,整治田间道路68.5千米,整治生产路24.6千米,贫困村受益人口达1.2万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