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乡“五举措”办好“农民夜校”
索 引 号 : 777912631/2017-00054 | 发布机构: 小安乡 | 成文日期: 2017-09-17 |
发布时间: 2017-09-17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字体: [ 大 中 小 ] |
为切实发挥“农民夜校”助推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发展作用,小安乡多措并举办好办实“农民夜校”,激活农民自主“造血”能力。
建好学习阵地。依托各村村级活动阵地,充分整合远程教育站点、农家书屋、就业培训基地等现有资源,挂牌创办农民夜校,配齐教学用具和设施装备,规范上墙管理制度,实现农民培训有场地。同时,灵活开办农民夜校实训基地和流动课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农民夜校”培训,让夜校成为农民的“充电站”。
配齐组织力量。成立“农民夜校”中心校,由乡党委书记亲自任校长,各村明确贫困村“农民夜校”由第一书记担任校长,非贫困村“农民夜校”由支部书记担任校长,对夜校各项工作负总责;同时,确定各村村委会主任为管理员,具体负责“农民夜校”各项工作。
组强师资队伍。各村均建立了 “农民夜校”师资库,充分挖掘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和各类技术人才等,全面组建起“党政领导+离休干部+先进典型+乡土人才+产业带头人”的师资队伍,负责农民夜校培训工作。同时,邀请当地先进典型现身说法,提高农民群众的道德素质。
排好课程内容。坚持“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原则,科学设置政策法规、技术技能、文明新风、文化科普等培训内容,创办“党群大讲堂”,把“农民夜校”建成宣传党的政策、普及致富技能、传播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重要阵地。
炼精经验做法。定期督促指导各夜校讲义内容、影像资料、开班台账等资料归档,实现“一课一册”“一村一档”。同时,及时提炼总结农民夜校开办的创新做法、典型经验、成功事例等,借助各类媒介平台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参与率。
建好学习阵地。依托各村村级活动阵地,充分整合远程教育站点、农家书屋、就业培训基地等现有资源,挂牌创办农民夜校,配齐教学用具和设施装备,规范上墙管理制度,实现农民培训有场地。同时,灵活开办农民夜校实训基地和流动课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农民夜校”培训,让夜校成为农民的“充电站”。
配齐组织力量。成立“农民夜校”中心校,由乡党委书记亲自任校长,各村明确贫困村“农民夜校”由第一书记担任校长,非贫困村“农民夜校”由支部书记担任校长,对夜校各项工作负总责;同时,确定各村村委会主任为管理员,具体负责“农民夜校”各项工作。
组强师资队伍。各村均建立了 “农民夜校”师资库,充分挖掘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和各类技术人才等,全面组建起“党政领导+离休干部+先进典型+乡土人才+产业带头人”的师资队伍,负责农民夜校培训工作。同时,邀请当地先进典型现身说法,提高农民群众的道德素质。
排好课程内容。坚持“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原则,科学设置政策法规、技术技能、文明新风、文化科普等培训内容,创办“党群大讲堂”,把“农民夜校”建成宣传党的政策、普及致富技能、传播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重要阵地。
炼精经验做法。定期督促指导各夜校讲义内容、影像资料、开班台账等资料归档,实现“一课一册”“一村一档”。同时,及时提炼总结农民夜校开办的创新做法、典型经验、成功事例等,借助各类媒介平台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参与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