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镇三措施办好“农民夜校”
索 引 号 : 008463536/2017-00077 | 发布机构: 沙河镇 | 成文日期: 2017-09-19 |
发布时间: 2017-09-19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字体: [ 大 中 小 ] |
充分整合资源。利用各村现代远程教育和村级文化阵地,坚持利民便民的原则,以村委会和农民群众聚居地、乡村示范点、乡村旅游区域为重点,合理开办农民夜校课程,实现镇、村夜校全覆盖。各村将“农民夜校”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保证了“农民夜校”的正常运转。
组建以镇干部、帮扶单位领导和涉农部门技术人员、致富能人为骨干的师资队伍;组建一支由“第一书记”、村支书、主任等村干部为重要组织力量的骨干队伍;使每所“农民夜校”至少有8名相对固定、素质较高的教师。明确1名踏实负责、群众信服的人员具体负责“农民夜校”日常工作。
拓宽授课方式。发挥农业示范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协会)的作用,为群众学习成果转化提供生产实践、技术保障和市场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卫计等部门要与基层“农民夜校”积极开展对口帮扶。要科学安排教学计划。收集农民夜校意见,根据农民所需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做到预先安排,定期更新。创新教学模式,根据农民所需,实行送课进村入户,将教学课堂延伸到村组、以至田间地头。
组建以镇干部、帮扶单位领导和涉农部门技术人员、致富能人为骨干的师资队伍;组建一支由“第一书记”、村支书、主任等村干部为重要组织力量的骨干队伍;使每所“农民夜校”至少有8名相对固定、素质较高的教师。明确1名踏实负责、群众信服的人员具体负责“农民夜校”日常工作。
拓宽授课方式。发挥农业示范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协会)的作用,为群众学习成果转化提供生产实践、技术保障和市场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卫计等部门要与基层“农民夜校”积极开展对口帮扶。要科学安排教学计划。收集农民夜校意见,根据农民所需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做到预先安排,定期更新。创新教学模式,根据农民所需,实行送课进村入户,将教学课堂延伸到村组、以至田间地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