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坚持“12345”全力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索 引 号 : 008462605/2018-00025 | 发布机构: 广元市朝天生态环境局 | 成文日期: 2018-03-30 |
发布时间: 2018-03-30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字体: [ 大 中 小 ] |
坚持“一条主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推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坚决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
实现“两个突破”。改革上实现突破。健全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考核体系,逗硬目标绩效考核,继续提高考核权重,认真组织实施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强化结果运用。作风纪律上实现突破。认真落实区委作风巩固年工作部署,在环保部门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着力打造一支铁腕治污、勇于担当、业务过硬向党向上向善的环保队伍,提升环保工作质量。
打好“三大战役”。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大力推进扬尘整治、秸秆禁烧、油烟整治、工业治污、机动车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完善污染天气应对措施,确保2018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好嘉陵江、白龙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和白龙湖良好水体保护项目,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维护,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全面完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确保水质全面达标。打好净土保卫战。全面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详查,编制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规划,实施曾家镇、平溪乡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强化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固体废物监管力度。
抓实“四项工作”。抓实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按照“清单制+责任制”要求,逗真碰硬整改中央、省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按时销账销号,持续巩固整改效果。抓实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口,强化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执行,进一步优化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抓实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按照污染源普查统一要求,全面做好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染源普查,建立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确保按期完成普查目标任务。抓实环境监管执法。继续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健全严惩重罚等制度,对偷排偷放、恶意排污等影响环境质量、饮用水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强化“五个保障”。强化宣传教育引导。深化与各级媒体的合作,用好、用足新媒体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积极性,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环保工作大格局。强化生态环保目标考核。对各乡镇和区级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履行情况进行目标绩效管理,实行责任一体明确、指标一体下达、成效一体考评。强化环保资金投入。在环保相关中央、省项目资金争取和地方财政投入上下足功夫,解决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强化环保自身建设。持续加强环保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水平。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快形成“严真细实快”的干事创业氛围,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和政治保障。
实现“两个突破”。改革上实现突破。健全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考核体系,逗硬目标绩效考核,继续提高考核权重,认真组织实施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强化结果运用。作风纪律上实现突破。认真落实区委作风巩固年工作部署,在环保部门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着力打造一支铁腕治污、勇于担当、业务过硬向党向上向善的环保队伍,提升环保工作质量。
打好“三大战役”。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大力推进扬尘整治、秸秆禁烧、油烟整治、工业治污、机动车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完善污染天气应对措施,确保2018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好嘉陵江、白龙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和白龙湖良好水体保护项目,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维护,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全面完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确保水质全面达标。打好净土保卫战。全面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详查,编制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规划,实施曾家镇、平溪乡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强化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固体废物监管力度。
抓实“四项工作”。抓实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按照“清单制+责任制”要求,逗真碰硬整改中央、省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按时销账销号,持续巩固整改效果。抓实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口,强化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执行,进一步优化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抓实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按照污染源普查统一要求,全面做好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染源普查,建立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确保按期完成普查目标任务。抓实环境监管执法。继续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健全严惩重罚等制度,对偷排偷放、恶意排污等影响环境质量、饮用水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强化“五个保障”。强化宣传教育引导。深化与各级媒体的合作,用好、用足新媒体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积极性,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环保工作大格局。强化生态环保目标考核。对各乡镇和区级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履行情况进行目标绩效管理,实行责任一体明确、指标一体下达、成效一体考评。强化环保资金投入。在环保相关中央、省项目资金争取和地方财政投入上下足功夫,解决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强化环保自身建设。持续加强环保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水平。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快形成“严真细实快”的干事创业氛围,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和政治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