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家乡:夏季攻坚打好组合拳,助力脱贫摘帽
索 引 号 : 008283527/2018-00015 | 发布机构: 蒲家乡 | 成文日期: 2018-04-10 |
发布时间: 2018-04-10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字体: [ 大 中 小 ] |
为打赢脱贫摘帽夏季攻坚战,该乡打响“基础设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组合拳,力促脱贫奔康。
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为达到脱贫验收标准,认真落实区摘帽“一低三有”、村退出“一低五有”和户脱贫“一超六有”标准,全力抢抓基础设施建设。对1个贫困村(罗圈岩村)通村公路扩宽到6米,其余4个非贫困村通村公路全部扩宽到4.5米,现罗圈岩村、元西村路面开挖已全部结束,山垭村、河坝场村路面开挖正在忙碌的施工中,乡便民服务中心和各村卫生室建设都在改建中,确保在6月底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易地扶贫搬迁斩断穷根。按照“五个一批”脱贫规划,“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该乡抢抓易地扶贫搬迁房屋建设进度,帮扶干部迅速进村入户,做好政策宣传,帮助选址、联系建材,严控“三条红线”,严格落实房屋功能配套化建设,坚决杜绝超面积、超自筹等问题;对易地扶贫搬迁户落实以户定业、以户定扶的增收措施,确保每户易地搬迁户有一个稳定产业,多渠道实现稳定增收脱贫;全乡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21户,目前主体已完工12户, 9户正在进行中,预计在6月底全面完成。
产业发展助力脱贫奔康。按照“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思路,大力支持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多举措引进外地企业入驻,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完善技术指导服务,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脱贫产业项目。目前,全乡已引进外地中小型企业5个,对罗圈岩村进行农旅融合发展,同时,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8个,采取“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支部+公司(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助推贫困户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为达到脱贫验收标准,认真落实区摘帽“一低三有”、村退出“一低五有”和户脱贫“一超六有”标准,全力抢抓基础设施建设。对1个贫困村(罗圈岩村)通村公路扩宽到6米,其余4个非贫困村通村公路全部扩宽到4.5米,现罗圈岩村、元西村路面开挖已全部结束,山垭村、河坝场村路面开挖正在忙碌的施工中,乡便民服务中心和各村卫生室建设都在改建中,确保在6月底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易地扶贫搬迁斩断穷根。按照“五个一批”脱贫规划,“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该乡抢抓易地扶贫搬迁房屋建设进度,帮扶干部迅速进村入户,做好政策宣传,帮助选址、联系建材,严控“三条红线”,严格落实房屋功能配套化建设,坚决杜绝超面积、超自筹等问题;对易地扶贫搬迁户落实以户定业、以户定扶的增收措施,确保每户易地搬迁户有一个稳定产业,多渠道实现稳定增收脱贫;全乡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21户,目前主体已完工12户, 9户正在进行中,预计在6月底全面完成。
产业发展助力脱贫奔康。按照“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思路,大力支持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多举措引进外地企业入驻,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完善技术指导服务,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脱贫产业项目。目前,全乡已引进外地中小型企业5个,对罗圈岩村进行农旅融合发展,同时,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8个,采取“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支部+公司(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助推贫困户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