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绽放致富之花
索 引 号 : 008463691/2018-00022 | 发布机构: 临溪乡 | 成文日期: 2018-04-11 |
发布时间: 2018-04-11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字体: [ 大 中 小 ] |
初夏时节,党家村万木葱翠,阵阵沙参清香随风飘来,丰收的喜悦溢满整个山村。
“今年的沙参我们喜获丰收,而且价格高,能卖到15元一斤,多亏了党家村合作社为我们村民指出的致富路,叫我们种植沙参真对了,一年仅凭种植沙参就人均增收达2000元。”党家村村民谷美林一边加工沙参一边说道,那挖出的沙参又长又粗,很是让人喜爱。
临溪乡党家村是典型的贫困村,该村土地贫瘠,村民大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生,收入来源单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临溪乡始终将发展产业和培育特色产业作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的切入点,精准发力,采用“基地+贫困户”模式,让贫困户享受扶贫好政策的同时,参与到产业发展中,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增收。去年,经多方了解、考察后在党家村引进了沙参种植技术,并试种成功。
“沙参项目种植是我们2017年从省农科院引进的这么一个项目,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这个项目带动我们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也壮大我们村集体经济,从去年我们试种的情况看,这个项目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便于操作,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党家村支部书记谷润生说。
有了去年的试种经验,今年村“两委”计划推行“基地+贫困户”模式,将规模扩大到200亩,发挥贫困户主体作用,采取主要由贫困户投工投劳和年底分红模式,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产业兴则百姓强,除了种植沙参,党家村还引进重庆辣椒公司采用订单保价收购的方式种植辣椒400亩,目前辣椒育苗工作已全面完成,预计辣椒每亩地有5000元的收入。如今的临溪,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在政府、政策的帮扶下,户社结合、企社联合发展产业,已初步实现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今年的沙参我们喜获丰收,而且价格高,能卖到15元一斤,多亏了党家村合作社为我们村民指出的致富路,叫我们种植沙参真对了,一年仅凭种植沙参就人均增收达2000元。”党家村村民谷美林一边加工沙参一边说道,那挖出的沙参又长又粗,很是让人喜爱。
临溪乡党家村是典型的贫困村,该村土地贫瘠,村民大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生,收入来源单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临溪乡始终将发展产业和培育特色产业作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的切入点,精准发力,采用“基地+贫困户”模式,让贫困户享受扶贫好政策的同时,参与到产业发展中,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增收。去年,经多方了解、考察后在党家村引进了沙参种植技术,并试种成功。
“沙参项目种植是我们2017年从省农科院引进的这么一个项目,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这个项目带动我们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也壮大我们村集体经济,从去年我们试种的情况看,这个项目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便于操作,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党家村支部书记谷润生说。
有了去年的试种经验,今年村“两委”计划推行“基地+贫困户”模式,将规模扩大到200亩,发挥贫困户主体作用,采取主要由贫困户投工投劳和年底分红模式,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产业兴则百姓强,除了种植沙参,党家村还引进重庆辣椒公司采用订单保价收购的方式种植辣椒400亩,目前辣椒育苗工作已全面完成,预计辣椒每亩地有5000元的收入。如今的临溪,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在政府、政策的帮扶下,户社结合、企社联合发展产业,已初步实现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