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新媒体矩阵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元市朝天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 详情
广元市朝天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2-20       来源:区财政局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关于广元市朝天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210

在广元市朝天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广元市朝天区财政局局长  蒋长福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提请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区财政系统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可持续。科学研判财政运行形势,强化财政资源统筹,着力保障重点支出,积极应对风险挑战,严格执行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预算,全区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83885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38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0541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0664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35万元、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3900万元、上年结转16882万元、调入资金978万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27733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725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23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365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资金197万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6546万元。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3885万元,扣除结转下年支出6546万元和对下级补助支出21724万元后,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255615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4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87850万元,其中:本级收入3858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7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44700万元上年结转1994万元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实现62941万元,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文化体育、社会福利、专项债务还本付息、调出资金等方面。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24909万元。均为区本级预算收支。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4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301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1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00万元。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实现301万元,主要用于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面。均为区本级预算收支。

地方政府债务情况:2023年末,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69414万元,2024年新增65364万元,偿还26780万元,截止2024年底,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07998万元,控制在债务限额450228万元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分类型看:一般债务余额197638万元,控制在一般债务限额206618万元内;专项债务余额210360万元,控制在专项债务限额243610万元内。

二、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和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2024年,区财政系统紧紧围绕区委决策部署,坚持过紧日子思想不动摇,全力以赴应对财政运行风险挑战,严格落实区八人大四次会议有关决议及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审查意见收入呈现恢复态势,支出更加保障有力,为实现朝天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较为坚实的财政力量。

(一)在“生财”上全力以赴,不断增强财力保障。一是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努力克服收入挖潜乏力、财政运行趋紧的困局,强化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分析,紧扣收入预期,及时研判收入趋势,深挖税源,加大收入征管力度,确保收入应缴尽缴应收尽收。着力稳存量、抓增量、挖潜量,千方百计稳住收入大盘。2024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0385万元,同比增加3001万元,增长8.03%。其中:税收收入实现14990万元,同比增加699万元,增长4.89%;非税收入实现25395万元,同比增加2302万元,增长9.97%。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不动摇,严格落实《区级部门单位和乡镇过紧日子十五条措施(修订)》相关规定,严格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合理确定支出预算规模,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刚性、非急需支出,加强“三公预算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将腾有限财政资金投向民生重点领域,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的“好日子”。三是全力以赴拼争取。抢抓政策机遇,深入研究政策和投资方向,积极谋划、储备、申报项目,多形式、多渠道争取上级各类补助,扩大财政收入总量,缓减本级财政压力。2024年向上争取到位各类资金32.26亿元,有力助推经济恢复基础巩固。四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严格落实财政资金“三项清理”机制,将落实财政资金“三项清理”制度作为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绩效的重要抓手,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收回”的原则,常态化开展财政资金“三项清理”工作。2024年共收回存量资金3167万元。持续提高国有资源资产配置效率,采取划转注入、有偿转让、市场竞租等方式,将37宗行政事业性及低效运转资产划转给区属国企,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资产增值提效。

(二)在“用财”上突出重点,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秉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理念,聚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做好省市下达民生实事和区人大代表票决的10件民生实事2024年全区民生支出实现16814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36%。一是社会保障精准有力。投入资金23400万元,支持全区城乡低保、特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孤儿及流浪乞讨等特殊群体救助,稳步提升我区社会保障水平二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投入资金15920万元,支持基本卫生公共服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计划生育扶助家庭、城乡医疗救助等医疗卫生保障。助力推进卫生事业发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三是文化教育协调发展。投入资金31897万元,支持实施新(改)扩建中小学项目、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前幼儿资助、减免家庭困难学生保教费、中职及普高助学金和免学费等资金政策补助。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扩大学前教育普惠资源建设,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压力,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推动教育快速高质量发展。四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投入资金88797万元,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粮食安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持续增强脱贫人口发展动力,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坚持用好财政涉农资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严格落实“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乡村振兴投入占比高于上年度、乡村振兴实际投入高于上年度”的要求,2024年区本级财政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250万元

(三)在“稳财”上牢守底线,加力防范财政风险。一是严防“三保”风险。明确“三保”保障范围和标准,将“三保”支出足额编入预算,始终把“三保”支出作为预算安排的重点和“铁律”,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坚决守牢“三保”底线。二严防政府债务风险。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统一决策部署,坚持促发展与防风险并举,加强政府债务分析研判,围绕“隐性债务不新增、违规举债不发生、风险事件不发生”的债务管理工作底线,积极落实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责任,通过债务监测平台对全口径政府债务实施监控,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评估,明确化债目标和工作举措,妥善应对潜在的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三是严防财政库款运行风险。严格落实库款管理各项工作要求,持续加强财政库款管理,不断提升库款管理水平,积极防范基层“三保”支付风险。动态监控库款余额,确保库款保障水平不低于预警区间。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杜绝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防止新增财政暂付款,统筹资金完成存量暂付款消化任务,确保财政库款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有效防范化解财政资金支付风险,助力财政运行平稳可持续。四是严防金融领域风险。紧盯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隐患、非法集资防范处置,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协调联动,坚持改革化险、源头治理、打早打小,全力以赴遏制增量、消化存量、管控变量。强化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全区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四)在“理财”上拓宽思路,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强化预算管理。出台《广元市朝天区区级预算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预算编审、预算执行、预算调整、资金审批、决算和政府财务报告、专项资金管理、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公开等各环节范围、程序及规定。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规范财政行为,合理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绩效管理唯实唯先。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持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贯穿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跟踪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及信息公开全过程。出台《广元市朝天区区级财政预算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办法》,将提升区级财政管理绩效水平的研究成果运用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等各个方面。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全力促使预算绩效提质增效。2024年编制预算绩效目标1824个(含年中追加预算项目和预算调整项目1284个);开展事前评估项目(政策)63个,涉及资金13163万元,审减项目预算42个,审减资金8287万元;开展线下重点监控项目(政策)12个,结转预算项目2个,结转项目资金148万元开展部门、项目(政策)支出重点评价37个,涉及金额38115万元。不断完善贯穿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闭环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夯实预算管理基础。

(五)在“监财”上苦下功夫,确保财政运行平稳。是从严开展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坚持全面评审、依法依规和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资金有效使用和项目顺利实施。2024年评审完结项目79个,审减0.67亿元,审减率11.41%。二是全面强化财会监督。为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规范理财行为,切实履行财政监督检查职能,扎实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区财政部门抽调专人组成6 个专项检查组对12个乡镇和88个区级部门就“三公”经费管理以及私设“小金库”、违规发放津补贴、奖励奖金等、违规公款旅游、违规借支拖欠挪用公款、“白条”入账、往来账款长期不结算等方面的会计基础工作及严肃财经纪律、企业补助资金的拨付情况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发出整改通知书57份,均已完成整改。三是持续优化政府采购流程。2024年组织政府采购活动184宗,预算金额16531万元,完成采购金额15753万元,节约资金778万元,资金节约率为4.7%。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区财政工作负重前行,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区八届人大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是区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监督指导、区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财政经济运行还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财源建设基础不够牢固,保持财政收入增长态势较为困难;财政支出还需加力提质,刚性支出需求居高不下,政府债务化解压力逐年加重,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突出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持续加以解决和改进。

2025年预算草案

一、2025年我区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2025年,从我区财政经济形势来看,财政收入方面,我区财政收入总量小,产业基础薄弱,财源税源匮乏,加之受外部环境严峻形势及国内经济波动等不利因素,叠加更大力度的退减缓免税费优惠政策延续实施,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面临更大考验。同时,房地产市场尚不明朗、土地指标调剂政策变化等因素,财政收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我区处于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优势,也将面临重大战略机遇,积极财政政策也将进一步提质增效、更加精准可持续。财政支出方面,“三保”、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须优先保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弥补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短板需要继续加强保障;乡村振兴等方面财政必保支出较多,保重点、保急需支出刚性增长;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项目投资,面临前所未有的支出保障压力。综合研判,2025年财政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愈加突出,财政运行压力凸显。增收节支势在必行,全区上下要树牢习惯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及要求

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次全会、市委八届次全会、区委八届次全会重大决策部署,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兜牢“三保”底线;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不动摇,严控一般性支出;严肃财经纪律,加强风险管理,积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扎实做好抓收入、控支出、防风险、严管理各项工作,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以财政之“为”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遵循以下要求

一是收入拓宽来源。持续抓好财源培植,大力盘活闲置低效资产,积极拓展资源收益,加强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增强预算完整性和财政资源统筹能力,构建“大财政”收入管理格局。二是支出有保有压。加强跨部门资金统筹和政策协同,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转变财政支持方式,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健全“集中财力办大事”支出保障机制。三是管理持续提升。大力推进财政科学管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严格绩效监督结果应用,强化“奖勤罚懒”激励约束导向。四是运行确保稳健。兜牢“三保”底线,加强库款调度管理,实施地方债务全口径监管,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5年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及区委确定的202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和重点任务。202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162502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42405万元、返还性收入258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74357万元、上年结转6546万元、调入资金36410万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7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16250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513万元,国防支出4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5384万元,教育支出32992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08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21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39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993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9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5142万元,农林水支出17063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497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806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737万元,金融支出56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88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189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87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782万元,预备费1800万元,其他支出2051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9442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7万元,上解省市支出4339万元。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162502万元,扣除对下级补助支出17736万元后,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144766万元。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101279万元,其中:本级收入76370万元,上年结转24909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101279万元(其中调出资金36320万元,上解省市支出1140万元)。均为区本级预算收支。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30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拟安排300万元(其中调出资金90万元)。均为区本级预算收支。

以上2025年区级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同时,区级62一级预算单位(涉密单位除外)2025年部门预算草案已报送大会,请予审查。

四、2025年财政重点工作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区八届人大次会议的决议,确保全面完成2025年财政工作目标。

(一)以更硬标准优化支出结构,夯实财政保障根基。一是强化组织收入管理。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形势,掌握重点税源变动趋势,加强收入分析、预测和管控。加强税收征管保障,细化收入征管,提高收入质量。加强分析调度,抓好重点企业税收基础,努力挖掘潜力增收,切实堵塞“跑、冒、滴、漏”,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不折不扣落实各级减税降费政策,保障政策直达快享,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为市场主体发展减负担、添动力,为财政持续增收提供可靠保障加大招商引资支持力度,落实落地产业扶持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努力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推动税收稳步增长。积极组织非税收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和污水处理费征收,规范处理和征收程序,确保应收尽收。协调配合抓好出让力度,创造土地出让条件,按照“成熟一宗挂牌一宗”的原则,做好土地收储和招拍挂,扎实做好出让工作,争取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用足用好政策,全力争取上级支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认真研究上级政策文件,吃透吃准政策精神,协调配合部门提前谋划储备项目,争取上级更大支持。二是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分配,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牢固树立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一切非必要支出,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及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的原则安排财政支出,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加快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聚焦教育、医疗、社保、文化、农业等重点领域,确保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65%以上。支持教育事业,继续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就业创业扶持和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落细落实基本民生保障机制,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努力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以更严要求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资金效益。一是推进零基预算改革走深走实。强化零基预算理念,打破惯性思维和支出固化格局,建立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统筹考虑特定目标类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严从紧、分类编制预算,增强财政资源统筹保障能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全面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继续巩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理念和方法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加强政策和项目实施前、中、后跟踪问效。做优绩效目标、做实绩效监控、做真绩效自评、做深重点评价、做透绩效公开、做严监督检查,做硬结果应用。三是夯实财政治理基础。优化政府采购管理制度体系,制定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开展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加快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改革创新,探索改进政府采购监管方式,提高政府采购效率、绩效和满意度。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推进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扎实开展各类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财税政策有效落实、财经法纪严格遵循。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效能。

(三)以更实举措防控财政风险,守牢财政安全底线一是防控债务风险。加强化债工作统筹调度,坚持“严防爆雷、稳减存量、严控新增”原则,稳步落实既定化债方案,规范实施一揽子化债增量政策,分类推动融资平台公司改革转型,以“铁的纪律”严防新增隐性债务。二是防控运行风险。落实“三保”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预算闭环编制、资金精准调拨、执行穿透监控等长效机制,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落实“三保”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提升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灵敏度,全方位兜牢“三保”底线。持续防范财政库款风险,严格控制和清理消化财政暂付性款项,确保暂付款规模只减不增,切实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三是防控金融风险。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力防范化解中小法人银行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风险。

各位代表。做好2025年的财政各项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既有新的挑战,也有新的机遇。我们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区八届人大次会议的决议和相关要求,主动接受区人大的监督,认真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建议,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扎实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朝天篇章贡献财政力量!

名  词  解  释

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对有财力缺口的地方政府(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按照规范的办法给予的补助。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以及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等,地方政府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安排和使用。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是指以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选取影响各地财政收支的客观因素,考虑地区间支出成本差异、收入努力程度以及财政困难程度等,按统一公式分配给地方的补助资金。

专项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对承担委托事务、共同事务的地方政府,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补助,以及对应由下级政府承担的事务,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奖励或补助。主要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农业等方面。

“三保”支出: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方面支出。

“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

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地方政府举借债务不得突破的规模。年度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等于上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加上当年新增债务限额(或减去当年调减债务限额),具体分为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

“三管三必须”:管资金必须管绩效和监督、管项目必须管绩效和监督、管政策必须管绩效和监督。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主办: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8120013    蜀ICP备12028058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1202000001号
电话:0839-8622290    举报邮箱:mashangban@gyct.gov.cn   
举报电话:0839-8621118   信函邮寄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大中坝行政中心5楼533室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无障碍